六、走马临淄
香兰庄。村中分金台。
入夏时节的分金台,兰香阵阵,荷花飘香,到处是青翠环绕,一派风光旖旎,畅人心怀。
管仲先生和周边几个村庄的里长,坐在台上槐树下的石台边,品茗闲谈。
平墩湖的里长年纪轻一些,一群人中,他更见斯文。他站起来远望四周无边的风景,似乎又回想起过去,于是无限感慨:“今年的清明最像清明,今年的谷雨也最像谷雨。你看,咱祝丘大大小小,村里村外,田间路上,畦畴沟畔,到处都是忙碌的农人,侍弄土地,播种间苗,耘田浇水,虽然忙忙碌碌,但是每个人的脸上,都写着满足与幸福。这种安居与乐业是从前做梦也未曾想到过的日子呀。
金刚庄的里长老成持重,谋虑深远。这次整修河道,他们村庄受益最大。此时他对众人发话,又好像是自我提议:“我们金刚庄全体乡民感念先生的大恩大德,纷纷要求将我们庄名改为管仲庄。我要尽快向邑宰大人禀告申请,同时把金刚沟改称作管仲河。”
他的一番话立即引来大家的认同。大家的思路似乎纷纷被打开。王老耿马上接上说:“我们庄自然就叫管仲庄喽。”
“我们庄以后要叫管仲河崖。”
“那我们庄就叫管岭吧。”
“我们庄因为先生而平安,那我们就叫安子林吧。”
…………
大家七嘴八舌,纷纷表达对管仲先生的感谢和景仰。管仲有些不好意思,连忙站起来对大家道谢推脱。
“各位,管某人才疏学浅,难得诸位高看一眼,盛名之下,其实难副,请各位千万不要折杀在下了。”
“管先生名至实归,我等庄邻没齿难忘。我来之时,乡邻们还让我问问先生,我们金刚沟一带能不能种莲藕呢。”
“好的。待我抽空去宝地实地看一看,再回答乡亲们。”
正当大家谈的入港之际,这时只见香兰客栈的伙计李小二从南边跑了出来,边跑边喊:“管先生,管先生——”
“何事惊慌?”夷吾先生迎上前到。
“管先生,邑宰大人到客栈找你,不知何事。”
“好,我马上回去。”
“不必回去,此处甚好。”循着话音,只见邑宰大人春风满面,迈着大步由南面入台小径快步走来。
众家里长见邑宰大人大驾光临,急忙起身施礼,迎接大人。
“啊幺,今天怎么人这么齐呀。”
“我等是来感谢管先生的。”有人回答。
“应该应该。”邑宰大人今天的心情格外好。
“我们想来找先生取取经,看看俺们庄怎么能多出产点钱,得抓抓经济发展啊。”
“好哇,为官一任造福一方,我正为此事而来。”邑宰大人爽快的说。
“我也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。”先生也没有来虚的,实实在在的说。
“那先生,我们大家都在这儿,还请烦不吝赐教吧。”邑宰大人说。
管仲见大家态度诚恳,还有邑宰大人谦逊至此,礼贤下士之风俨然,让人不能不去把心里所想托盘道出。
“祝丘此处,河流密布,水源丰富,做好水文章乃第一要务。当然,一直以来,水患频仍,人民深受其害,但是如果利用好了,变害为利,水能成为此地之宝。”
“最难的是,温泉奔涌,汤水南流,祝丘一邑,得天独厚。水温连带地温,为此处物种生长提供了在北方难得的条件。只要大家把握便利,因势利导,善于沟通学习,必然能得此天然之利。”
“此地大河冲积,千万年来,留下深厚泥沙,且土质细腻,这是第二个便利。这与上面所言正好是一水一土,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正应了这一个道理。祝丘土质优越,胜过很多地方。取土烧窑是这一带的老传统,大范庄村西老窑烧制的蛋壳陶,薄如蝉翼,黑亮如漆,远近闻名,很多国家都来定制,视为至宝。附近凤凰岭、青松岭一带所制陶器也是声名远播。”
“要说咱们祝丘第三个可借以发展的优势么,我想,还是这里的位置优势。此地位居齐鲁莒三国交界,南通江淮,北达幽燕,西接兖泗,东临海滨,正处东西南北之交通要道。物资交流,便利天下……”
夷吾先生滔滔不绝,正在大谈祝丘如何利用便利的交通条件时,又听得小二的高喊声。
“管先生,管先生——”
“小二,又有何事?”
“鲍先生派人送信来了。”
“是哥哥来信了,快请。”
这时,只见蝶娘领着一个军官模样的魁梧大汉,从南面道上徐徐而来。
上得近前一看,大家都不认识,可管仲认识,来人是叔牙哥哥的跟班伙计鲍超。
鲍超见到管夷吾先生,躬身施礼。
“管先生,我家主人修书一封,请您即刻起身,赶赴临淄。”鲍超声若洪钟,震得大家耳朵嗡嗡直响。说完,上前递上蜡封的书信。
夷吾拆开蜡封,打开书信,只见信中写道:
夷吾兄弟见字如面。今春别弟,去往临淄,流连市井,广结人缘。幸为人所识,引荐朝中。现主公年迈,太子无度,两少公子年幼。主公对两少公子寄予厚望,急延请天下智谋饱学之士,教育之辅佐之,以实现齐国振兴之图谋。望兄弟见信速速交割当地事宜,立马启程,火速前来赴任,以实现人生壮志宏图。切切!
祝丘邑宰及在场诸位乡绅,闻得管仲先生要离开祝丘,奔赴齐国之临淄,当即表现出恋恋不舍的神情。邑宰大人更觉甚为可惜。
“管先生,今天找你来,我还有要事和你商量的,可是,我还没有来得及说。”
“大人直言。”
“本来奏请文姜夫人,请先生辅祝丘邑政的。”邑宰言道:“鲁乃周公之后,风范大国礼仪之邦。鲁公夫人文姜极为重视鲁国边地发展,泰蒙、阳都、祝丘,与鲁国交界地带,夫人亲自建新城,一手抓城防攻备,一手抓社会发展。前段日子,夫人亲临祝丘巡查指导,反复要求某人要知人善任、礼尊贤人。我与夫人谈起先生,夫人大加赞赏,要求某人发扬周公吐哺的精神,这样才能做到天下归心。”
“大人,管仲不才,让您错爱了。”
“管先生,您就不能留下不走吗?”
“是呀,先生,您就不能留下不走吗?”
“大人,各位乡邻,管仲虚度二十春秋,与叔牙哥哥患难相交,行走南南北北,全仗哥哥一路扶持。可以说,没有叔牙哥哥的理解和支持,就不会有我管仲的一切。”
大家见夷吾先生说起与叔牙先生的交往,情真意切,山高海深,君子成人之美,就不好再说什么了。
“能不能说服叔牙先生回心转意呢?”邑宰大人尚有一丝希望在心头。
“大人,我和叔牙哥哥,自小心中就有一个共同的梦想,那就是追随太公子牙的脚步,做匡世济民的事业。我想,叔牙哥哥一定是做好了终生的选择。”
“那好,君子不强人所难。我们还是得感谢先生的帮助和付出,无论您走到哪里,祝丘的老百姓都不会忘了您的,我们还有后世的子子孙孙世世代代都会牢记先生的恩德。”邑宰说。
“没齿不忘,恩德永记!”众位里长齐声说道。
这香兰庄里,再也没有谁比蝶娘更能理解管仲的了。她知道,先生自有先生的道路,先生自有先生的志向,这道路,这志向,应该是骨头里面生下来就有的,风吹雨打,雾雨雷电,改变不了先生的人生方向。非常之人,做非常之事,立非常之功,天意如此,外人莫去强求。
当鲍超骑着一匹马,同时领着一匹马奔进她客栈院子的时候,蝶娘知道,该来的,终于来了。
她早就准备好了给先生衲的千层底,先生的行李她也早有安排。吃过常人没有吃过的苦,经历过常人没有经历过的苦难,蝶娘把一切情感都装在了自己心灵的最深处。
管仲看了一眼站在人群外的蝶娘,挎着一个包袱,默默无语。他赶忙分开众人来到蝶娘面前,停顿了老半天,也不知用怎样合适得体的语言,来告别这个与自己命运擦肩而过的苦命女人。
“谢谢你,蝶娘。”管仲觉得内心深处最需要表达的,除了感谢还是感谢。
“说什么呢,应该的。”蝶娘万千留恋万千祝福化作万千柔情,对于这个命中注定一起走过这一段生命路程的男人,她只有将那难以言传的情愫埋藏在心灵的最深处。
管仲的心底啊,此时像打翻了五味瓶,什么滋味都有。年少离家,怀揣着成就功业的人生梦想,在无比险恶的江湖闯荡。南来北往,顶风冒雪,这自不待言,与叔牙哥哥相依相扶,共渡难关。颍上怒打衙内,南阳临阵逃脱,梁山路遇劫匪,祝丘遭遇山洪,千难万险,九死一生,却也不如香兰客栈那一场大病之万一。当仲身染时疫,加之双脚痹瘫,几近濒死之境,多少次到阎王爷那里去了又回来,假如没有站在我面前的这位女人,我管仲早不知做了何处的孤魂野鬼。
蝶娘,我管仲命中注定的贵人,上苍安排的救命恩人,我没有食宿之资她毫无怨言,从未催要还告诫小二不要提起钱的事情,帮我延请医生药店抓药,到处寻觅治疗我脚疾的偏方,为了配齐方子,她亲自到屋檐抓蜈蚣而中毒。去年入冬的那场雪好大呀,为了救醒发烧昏厥的我,一个柔软的女人,冒着风雪到祝丘城里请医生............,这情谊,这恩德,比山高,比海深,用什么样的语言也无法表达得清!
蝶娘见管仲神色飘忽欲言又止,知道这位有志青年又陷入到对往事的追忆中,于是故作轻松地笑了一笑。
“管先生,好男儿志在四方,梁园虽好,终不是大丈夫流连之所。”
“知我者,蝶娘也。蝶娘,真真奇女子也。”管仲心中说道。自古以来,彩凤双翼,灵犀一点,蝶娘都有了。如果我管仲早生十年,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?夷吾想着想着,心中暗自笑了。
“蝶娘,我会回来看你的,等着我。”管仲深情地看了蝶娘一眼。怕旁边众人听到,他故意压低了声音。
蝶娘双颊一红,低下了头。
这时,天色已经不早,鲍超心急,想着赶快回去向主人复命。他临来时候,主人千嘱咐万叮咛,要在最短时间内办妥这件事。于是冲管先生说:
“管先生,话尽情不尽,咱们赶紧上路吧。”
大家见时候也不早了,也催促先生赶紧上路,以免鲍先生牵挂。
“邑宰大人,各位乡邻,管仲告辞了!”夷吾抱拳施礼,然后飞身上马。鲍超在前,管先生在后,打马直奔大道而去。
道路两边,兰草幽幽,兰花吐蕊,兰香弥漫。路旁荷塘,荷叶临风,荷香飘散,送给人们夏日清凉。清幽的香清凉的香,在大自然中融合汇聚,在风的吹拂下,阵阵袭来,相伴着马儿奔走掠起醉人的风浪,一同涌向北方的临淄。
大路上,骏马飞驰;天空中,风起云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