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沂蒙风物志

首页 >> 沂蒙风物志 >> 正文

西大沟村的郑王庙

发布日期:2024-11-11    作者:     点击:

在汤头街道西大沟村,千百年来一直有一个郑王庙的传说。

据西大沟村现年89岁的洪秀春老人讲,西大沟村的确有一处郑王庙,这不是传说,而是真实存在的。这座郑王庙就在现在西大沟村西,现在的耿家林地北,在路北西北高坡处。

据西大沟村老人们讲,当年西大沟村西北的郑王庙年年香火旺盛,南来北往的人都来此处上香,有的还带着锣鼓队,一路敲锣打鼓,很是壮观,很是热闹。他们记忆中西大沟村西北的郑王庙,在被毁前有五间屋,屋建得很高,类似以往的庙宇,都是青砖黑瓦建造。郑王庙没有院子,但是在郑王庙的屋前有高大的槐树,以及众多的松树。

郑王庙屋中正中间的屋里有几尊雕像,正中的是郑王雕像,处于半坐状态。郑王是石灰和泥塑的(最早的时候可能是黄铜制成的,后期又经重修),脸大大的,胖胖的,眼睛发光,是珠子镶嵌的。在郑王的前边还有一个大香炉,两边还各有两个护卫,据说是“鸡嘴神”在护驾。郑王庙正南方还有戏台,庙的西北角有一块大大的“星”(白白的石头,现在人们称之为“水晶石”“石英石”)。

据村中老人回忆说,西大沟村的“郑王庙”,还有一个传说。

当年明朝大将郑成功奉命到福建镇守边关,路过此地,看见周围没有什么大山大川,奇怪怎么凭空有这么大的两块大白石头,于是就认为此地一定不凡。于是他就跟随从说这个地方不错,死后他要葬在这个地方。他死后,后人就提及此事,康熙皇帝就批准了,在离两块白石头的东边不远的地方修建了一座郑王庙,以供后人纪念和供奉。

日本鬼子投降后,因为此地是在解放区,1941年,当地政府发动群众把郑王庙给拆了,只留下了一个郑王庙大碑和十几颗很粗的松柏树。1957年,西大沟村成立了打石头队,开山取石头,把郑王庙上的石头座子底下打上眼,炸成了小石子块运走修建村里的猪圈和小桥等。

1946年,泉庄白瓷厂(现临沂白瓷厂)急需要用石英石做原料,原先的大白石头就被临沂白瓷厂弄去做了原料。从那以后,关于郑王庙的传说也越来越少了。(耿寿礼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