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科荐读

临科荐读

首页 >> 临科荐读 >> 正文

临科荐读|每周一本书

发布日期:2024-10-18    作者:许欢     点击:

《我心安好,便是幸福》

作者:林清玄

索书号:I267/892

馆藏地:304-社会科学图书借阅室(2)

推荐理由:本书是享誉世界的心灵疗愈大师林清玄经典散文力作!书中收录了其四十余年创作生涯温度、情怀、哲理的多篇经典代表作,包括《黄昏菩提》《好雪片片》《一杯蜜是炼过几只蜂的》《光之四书》《心的护岸》《太阳雨》《有请十二帖》《珍惜一根稻草》……

林清玄先生文笔诚挚朴素,见解独到深刻,洞彻心扉,直指本心,无异于荒漠中一道清泉,字里行间无不充满了智慧与人生思考。让人懂得活在当下,珍惜现在,安顿心灵,幸福人生。愿你以一颗平静如水之心,看开看淡,宠辱不惊,活在当下,坚守本心,不惧苦痛,在平凡生活的点滴中享受人生,感受生命的真谛。即使身处喧嚣的世界中,也应寻得平淡和恬静,享受愉悦安详的人生。愿你内心平静而充盈,生活简单而幸福。

馆长说书:当初见识林清玄,那时候年轻气盛,觉得红尘浪涌,呼朋唤友的挺好,一时半会没有超凡脱俗的必要,所以对他的文章就不怎么感冒。

另外,一直以来,对台湾的当代文学有一种莫名的排斥,你想,被日本帝国主义殖民了50年,得有多少优秀的文化传统被侵蚀的千疮百孔,后来,蒋介石到了台湾,主动跟随或被动挟裹的大大小小的民国文人,让我十分赞许他们的脊梁,本人实在难以做到。

以林语堂为代表的,鲁迅先生言之的“小摆设”,在民族危难时期,依然悠然看着这个自己的民族惨遭荼毒,优雅地吐着烟圈,喝着咖啡,游走于东方和西方的各大城市,进行着自己“幽默大师”的表演,这样的人,当着台湾的大学校长,你说能带来怎样的文学风气?

后来啊,那个极端崇尚混血的龙应台,坐在台湾文化局长的宝座上,号称“我不在乎大国崛起,只在乎小民尊严”,文化流毒深远,危害青年不轻,我哪有半点可能指望她拯救和传播中华民族文化,伊只要不祸害人就不错了。

但是,我知道,统一台湾,最艰难的必然是文化统一。我们一定要找到符合民族尊严和正义思维的统一战线。一开始,我找到了三毛姐姐和琼瑶姑姑,觉得这两个人在文学的表现上真的不错,但又一想,三毛的笔触写台湾远远不如写撒哈拉,她对台湾的感情远不如对成都,更不如对达坂城来的真切;琼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是深刻的,她避开现实沉浸于历史言情有她独到的见解,真得说,这娘俩够意思,中国文学忘不了你们。

林清玄的《我心安好,便是幸福》放在案头的时候,我正在琢磨我们老乡孟子和荀子的“性善论”和“性恶论”。两位老人家很有意思,时间上在同一时代,空间上相距不过一百许里,都号称是先圣孔子最正宗的传习人,但是对于人性问题的看法,却是截然相反。至于孟子是站在人与自然的角度,荀子站在人与人的角度,我想,肯定是角度不同,这是毫无疑问的,争论本身是个小事情,关键要看他们立论的目的和服务对象是什么。

文明与时代一起进步,林清玄把这个问题就解决的很好。在人与自然、人与人的关系上,他特别强调“我”的作用,人类社会矛盾的产生发展和解决,“我”很重要,“我”是矛盾的主要方面,解决了“我”的问题,人的终极目标就实现了。

没有疑问,幸福一定是人的终极目标,就像社会的终极目标是和谐一样。那么,幸福怎样得来?林清玄在他的文章中答案很明确,清楚地放在那里,就是“心安”。那如何做到心安呢?路径很简单,那就是修炼,从自然境界到功利境界,再到道德境界,归化于天地境界。身如菩提,心如明镜,诚意正心,求诸人不如求诸己,做自己的主人,端正人生的方向,幸福就在不远的前方。

无需责怪我们两位前世的圣人给我们留下千年思辨的哲学命题,他们在他们艰难的时代社会,为中华文明的进步,殚精竭虑,兀兀穷年,我们今天依旧在汲取着他们的文化养分。今天的我们,反躬自省,性格和人格岁月进化,日益多元,那一只会思考的芦苇开始长成参天大树。王朔所言,一半是海水,一半是火焰,几乎是当代新人类的基本性格组成。一半是天使,一半是魔鬼,当代人的人格定义也非常明晰。一念成佛,一念成魔的事情,在当今社会时有发生。

林清玄就是游走于天使和魔鬼之间最清醒的那一个,最主要的,天使和魔鬼都在一个人身上,这个人,就是作者自己、我们自己。战胜魔鬼,争做天使,是幸福追求者的毕生使命,“不是脱离尘世,而是内在的强大”。“如果我们的心足够明净,还会发现太阳离我们很近,月亮离我们很近,星星与路灯都放着光明,簇拥着我们前进”。

林清玄祖上是唐山人,迁居台湾第十三代有了他,林清玄应该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。没想到的是,这位本土的台湾青年,17岁就投身社会,开始了艰难人生,仓库搬货,船上捕鱼,屠宰场杀猪,无所不干,为的是养家糊口。在文学的成长中,苦难是最好的人生老师,经历风霜的阅历最为道地,生活的基础就是文学的基础,不至于远离人世不食烟火,只会站着说话不害腰疼。

2019年1月22日,林清玄在微博上留下最后的文字:“在穿过林间的时候,我觉得麻雀的死亡给我一些启示,我们虽然在尘网中生活,但永远不要失去想飞的心,不要忘记飞翔的姿势”,读来令人潸然泪下,这,竟成为一个时代作家的人生绝唱。

——庞尔锋